如何对青少年进行禁毒预防教育
1、加强心理疏导。
青少年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生巨大变化的时期,学业、就业压力巨大,会使他们产生一定程度的心理危机。而青少年吸毒的主要原因多是出于好奇、赌气逆反、寻求刺激、选择逃避、从众心理以及无知。所以,要针对青少年的心理危机进行干预,进行及时有效的疏导。
2、提高法律素养。
青少年正处于人生的关键阶段,相关教育缺失或不足,导致他们法制观念较为淡薄,这也成为青少年涉足毒品的重要原因。提高青少年的法律素养,对于增强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端正人生目标、树立远大崇高的理想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3、引导规范行为。
在对青少年进行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与训练中,教师、家长应是引路人,其中,很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训练、自我约束能力。要培养青少年在生活上、学习上都具有自我管理和塑造自我的能力。
4、培养社交能力。
青少年交友往往没有原则,没有一个辨别审视的过程,因而容易交上不三不四的朋友。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和家长要让他们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友谊,让他们明白朋友之交,贵在知心,真正的友谊要靠忠诚去播种,热情去浇灌,谅解去护理,原则去维护。
5、普及禁毒知识。在帮助青少年正确认识毒品常识的基础上,还要使他们清醒地认清毒品对个体的危害,使他们知晓毒品对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和免疫系统都有很大损害,可使人产生异常兴奋,并出现一系列神经、精神症状。
扩展资料:
我们要让青少年了解毒品的危害:
1、摧残身心健康,会传染多种疾病。
吸毒会损伤吸毒者大脑、胃肠道系统、呼吸系统等身体器官,会引发营养不良、呕吐、食欲下降、抑制胃、胆、胰消化腺体的分泌,从而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长时间吸食后会造成营养不良、体重下降、免疫力降低等多种疾病,严重者还会导致身亡。
2、易引发艾滋病的感染与传播。
长时间的吸食毒品的吸毒者,到后来简单的吸食已经无法满足需求,于是会采用静脉注射的方法来满足自己。不消毒的静脉注射易引起皮下脓肿、血栓性静脉炎、败血症和细菌性心内膜炎等感染性疾病。
3、对青少年进行预防吸毒的全面教育。
加强对青少年毒品基本知识和禁毒法律法规教育,了解毒品的危害。很多的案例是青少年在初次接触毒品的时候并不知道毒品为何物,不但没有远离而是对它充满好奇,就在好奇的推动下开始吸毒,从此走上了不归路。
国家禁毒的主要方法是什么
我国目前的禁毒工作方法主要有强制戒毒、社区戒毒两种。
第一、强制戒毒
强制戒毒就是将符合条件的吸毒人员送往强制戒毒所进行强制性的戒毒。期间两年是没有人身自由的。
1. 拒绝接受社区戒毒的,在社区戒毒期间吸食或注射毒品的;严重违反社区戒毒协议的;经社区戒毒、强制隔离戒毒后再次吸食、注射毒品的。都会被强制隔离戒毒。
2.吸毒成瘾严重,并难以通过社区戒毒戒除的,可直接送强制戒毒。
3.吸毒成瘾人员自愿接受强制隔离戒毒的,可以进入强制隔离戒毒场所戒毒。
一般情况下,强制隔离戒毒期限为两年。对于被解除强制隔离戒毒的人员,强制戒毒的决定机关可责令其接受不超过三年的社区康复。
第二、社区戒毒
社区戒毒不限制人身自由但仍具有强制性。
社区戒毒为期三年,吸毒人员在其户籍地的,须到当地社区戒毒康复中心报到并做尿检。第一年2个月一次尿检,第二年2个月一次,第三年4个月一次(也有些地区要求3个月一次的).
每次做完尿检会有相应的禁毒社工与其交流,了解近况,了解是否需要帮扶等。
10个禁毒内容
一、上一堂禁毒主题班会。 二、出一期禁毒黑板报。 三、编一期禁毒手抄报。 四、写一篇禁毒心得。 五、举行一次毕业禁毒宣誓。 六、观看一场禁毒教育片或参观一次禁毒教育基地。 七、举行一次队旗下的宣誓。 八、给父母定一封禁毒告诫信。 九、学校留守儿童给父母批一个遵守守法、远离禁毒的告诫电话。 十、进行每年一次的禁毒知识测试。
毒品是全球性的灾难,也是全人类共同的敌人,目前,世界范围内日益严重的毒品潮,不仅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败坏社会风气,而且.直接导致和诱发各种犯罪,威胁着全球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遏制、减少直至最终消除毒品犯罪,成为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打击毒品犯罪成为各国司法机关所共同面临的一项严峻任务。而我们在戒毒工作中发现,很多吸毒者都是因为对毒品缺乏了解而被诱骗吸毒,有的为了“治病”而滥用毒品,结果成瘾而不能自拔!为了教育广大青少年,以达到识毒、戒毒、禁毒的目的,我们戒毒中心制定了这个《禁毒宣教》手册,旨在加强对禁毒的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禁毒意识,也希望能对控制吸毒这一恶习的蔓延起到一定的作用。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匆匆网】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dandanxi6@qq.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